• 回到顶部
  • 18201034352
  • QQ客服
  • 微信二维码

两化融合贯标认证机构

 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,是企业系统地建立、实施、保持和改进两化融合过程管理机制的通用方法,覆盖企业全局,可帮助企业依据为实现自身战略目标所提出的需求,规定两化融合相关过程,并使其持续受控,以形成获取可持续竞争优势所要求的信息化环境下的新型能力。部分企业依照上述定义,贯彻落实其该项标准的,就是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企业。两化融合贯标是国家战略中国制造2025主推的国家标准,是一项国家战略决策,目的是通过在企业内部推行并建立一套管理体系,形成企业长期推动两化融合的内在机制,实现企业工业化和信息化的提升,进而提升企业的竞争力。

  企业申请两化融合贯标的好处:

  1,技术融合促使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:在工业技术研究中不断的融合植入信息技术,从而创新出更先进的技术工艺。

  2,产品融合促使产品竞争力提升:实施两化融合,将信息技术融合到产品中开发出技术含量更高,更贴近市场需求的产品,提升市场占有率。

  3,业务融合提升企业业务能力:企业实施两化融合,借助互联网及信息技术推出更高效的业务体系、客户服务体系、市场需求变化快su反应机制、改善供应链管理体系等。

  4,管理融合提升企业管理效率:实施两化融合,借助互联网及信息技术建立更方便、高效的工业生产管理体系和企业经营管理体系。

  5,两化融合衍生新的产业:随着整个市场信息化和工业化的融合深度的提升,新的产业有可能会被催生出来,例如:将交易放在云平台的B2B、B2C电子商务,工业软件等。

  两化融合贯标评定机构有: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、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、电子第五研究所、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。

  什么样的企业可以做?

  信息化环境下的新型能力,即在当前软件产业高速发展,大数据渗透各行各业的环境下。传统制造企业在传统工艺及技术的基础上逐步去吸纳这些软件、平台等信息化工具用来武装自己的硬实力。

  也就是说,只要传统制造企业采用了一些信息化软件去辅助自己企业管理、研发、生产、销售的水平及效率,就达到了两化融合贯标的基础要求。

  这里简单说下,两化融合贯标程度分4个层次:基础提升、单项应用、综合集成、协同与创新。单项应用是个门槛,到达这一步,我们可以去进行两化融合贯标

  企业两化融合贯标需要具备的条件

  GBT/23001两化融合管理体系中说明贯标企业不限制行业,不限制规模。但是两化贯标存在一个通过率的问题,所以稍具规模企业贯标过程中通过率会高些。

  1.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注册的企业,财务状况和运营情况良好;

  2.两化融合工作具备良好基础,成效比较显著,对建立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有需求

  3、企业所属行业生产制造类型企业,不限制产品所属行业。

  4、企业人数劳动密集型的企业人数在100人左右,如果生产高度自动化的企业人数则无具体限制,曾经做过一个汽车配件产品生产的企业,设备高度自动化。工厂人数在60人。虽然两化融合不限制企业规模。为了增加通过率,两化融合需要对业务流程和组织结构进行优化。岗位职责的变更或者人员的减少。

  5、企业销售收入体系对销售收入没有具体要求,如果企业限定在50-100人左右,销售收入一般在2000万以上了。

  最理想的信息系统是工业控制系统。生产设备可以互通互联,有一个统一的管理平台来进行所有设备管理。

  两化融合贯标是一个长期的过程,需要不断的去策划→实施→测评→改进→策划的一个循环过程。并不是说贯标完了就放弃这个管理机制。而是要以战略目标为前提,打造可持续的竞争优势,从而获得信息化环境下的新型能力。

核心业务:信息系统建设和服务能力、ITSS认证、CMMI认证、安防资质、信息安全服务资质、等级保护、等级保护三级、等保2.0、ISO27001认证等。